2010-1-18 11:26
lagee
劉德華、李嘉欣會令你患心理病?
每當寫稿寫至頭痛、眼矇、手抽筋,白頭髮又多長了幾條之時,我就很妒忌李嘉欣。她有美貌,有財富,更有名氣,不但是一個花瓶,
而且是一個非常名貴的明朝青花瓷。想到她毋須為生活擔憂,毋須為買樓首期而省吃省用,每天過着錢花極也花不盡的少奶奶生活,
我就恨我媽媽沒有賜我一副美女軀殼,要我捱世界。
一想到這裏,我就心跳、流汗、生氣、抑鬱,對社會更加不滿,什麼我都想反—反高鐵、反反高鐵、反護膚品太貴、反今年流行的高跟鞋太高。
心理學家說,我這種情況是患上了「名氣、財富、美貌渴求症」,會令人走向心理死胡同,嚴重者可以變成精神病。
去年六月號的《人格研究期刊》(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)刊載了美國羅徹斯特大學(University of Rochester)心理學教授Edward Deci的研究,
發現人們總是樂此不疲地追求美貌、財富和地位,但到了最後,還是得不到滿足豐盛的人生。這算不算是一個有「心靈雞湯」作用的研究?
Deci 首先向一百四十七個剛畢業的大學生發出問卷(以剛畢業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,Deci解釋是因為他們不能再在學校或家庭裏避風避雨,
要面對真實世界,是他們建立人格、確立追求哪一類生活的接合點),要求他們寫出對生活滿意程度、自我認同程度、正反面情緒經歷等,
然後再問他們希望擁有深入而良好的人際關係(包括跟家人、愛人和朋友的關係)以及擁有可以幫助別人改善人生的能力,還是希望變成有錢人,
而且有地位有名氣,更可以擁有渴望已久的美貌(包括有錢去整容)。
一年之後,Deci的團隊再向同一批人進行另一次調查。他們發現,原來不斷追逐理想,不一定令人生更正面,要視乎是哪一類理想。
那些男的希望成為劉德華、女的想變成李嘉欣的學生,比追求內在滿足,即是只想關係和諧、有自治和助人能力的學生,更容易頭痛、
胃痛、焦慮、生氣、感到屈辱,對周遭一切也更易不滿。而且野心會愈來愈大,性格會變得更喜歡比較、容易妒忌、永不感到滿足。
話是這麼說啦,不過我還是妒忌李嘉欣。